慢性腎臟病是指腎臟結構或功能異常超過 3 個月,并對健康有所影響,常見表現(xiàn)為血尿、蛋白尿、水腫、高血壓等。對于慢性腎病患者而言,日常的注意事項對控制病情、延緩疾病進展至關重要。
在飲食方面,首先要嚴格控制鹽的攝入。慢性腎病患者常合并高血壓和水腫,每日鹽攝入量應小于 5g,若有水腫,需小于 3g。像煙熏肉、燒烤、腌制食品這類含鹽高的深加工食品要警惕,同時,醬油、味精等調味料含鹽量也高,可改用醋、花椒等調味。其次,要避免高脂肪食物,如油炸食品、肥肉、動物內臟等?;颊叨啻嬖谥|代謝紊亂,易患高血脂癥,選擇蒸、煮、燉等健康烹飪方式,控制食用油攝入量。蛋白質攝入也有講究,過多攝入會增加腎臟負擔,終末期或尿蛋白量大的患者應采用低蛋白飲食,以優(yōu)質蛋白為主,如白肉(魚肉、雞肉),少吃紅肉(豬肉、牛肉、羊肉),雞蛋每天不超過 1 個,奶類不超過 300ml。蔬菜和水果雖好,但當出現(xiàn)水腫和高鉀血癥時,需謹慎攝入,因為其水分和鉀含量較高,要控制鉀的攝入,像香蕉、橘子、深綠葉菜、蘑菇等含鉀高的食物要適量減少,蔬菜建議焯水棄湯后食用。終末期患者還需限制磷的攝入,如肝、堅果粗糧、芝麻醬等,避免過多含磷添加劑和調味品。
運動上,不要認為腎病患者就得靜養(yǎng)。適度運動可增強機體抵抗力,改善血液循環(huán),利于病變腎臟修復。患者可根據(jù)自身情況,選擇散步、太極拳、慢跑等運動方式,鍛煉時間依個人而定。
日常習慣方面,要養(yǎng)成良好生活習慣。保持良好心態(tài),戒煙限酒,避免勞累過度。合并糖尿病的患者,要嚴格控制血糖,避免攝入過多高糖、高碳水化合物和油脂食物,多吃綠葉蔬菜,烹飪選白灼或清蒸。同時,要注意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、劇烈運動和感染,每次感染都會影響腎病病情。
濟南腎病醫(yī)院靠譜嗎?慢性腎病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項。定期檢查也不容忽視。患者應定期到正規(guī)醫(yī)院檢查,堅持遵醫(yī)囑用藥,不可隨意中斷或自作主張用藥,尤其要避免使用對腎臟有損害的藥物,也不要輕信 “偏方”。一般建議每日至少測量四次血壓(早晨起床時、上午、下午、晚上睡覺時)并記錄,復診時交給醫(yī)生,利于血壓調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