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底什么原因叫番茄變得如此呢?
低溫凍掉了“番茄味兒”
品嘗食物靠的不僅是味蕾,很大程度上,嗅覺才是影響食物“風味”的主要因素。咀嚼時從嘴巴中溢出的香氣物質,它們經過所謂的“鼻后通路”被大腦感知,帶來了豐富的滋味。
番茄的“風味”也是如此,在酸和甜之外,揮發(fā)性物質構成的香氣也必不可少。在番茄中,與風味相關的揮發(fā)性成分是由氨基酸、脂肪酸和類胡蘿卜素衍生而來,其中酶的催化反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。
而那些冷藏之后黯然失色的番茄,它們缺少的正是香氣。構成香氣的是一些容易揮發(fā)的小分子物質,比起糖類和酸,它們更容易流失。采摘之后,番茄里的細胞們依然活著,它們還會繼續(xù)生產新的香氣物質。但在冷藏的低溫下,細胞內的“香氣”產量就會急劇下降。
研究者們首先分析了番茄在冷藏過程中不同成分的含量。結果顯示,隨著冷藏時間延長,番茄中的揮發(fā)成分含量顯著降低,而番茄中的糖類(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)以及酸類(主要是蘋果酸、檸檬酸)的含量并沒有明顯改變。也就是說,進過冰箱之后,番茄的酸甜依舊,但卻少了幾分“番茄味兒”。
基因表達大不同
此外,研究者還用RNA芯片檢測了番茄細胞中25879個基因的RNA轉錄水平。他們發(fā)現(xiàn),在寒冷刺激之下,很多基因的表達都會發(fā)生改變,與揮發(fā)性物質相關的催化酶基因也是如此。
如果把冰箱里的番茄拿出來恢復室溫,一些基因的表達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復。然而不幸的是,冷藏對香氣的影響卻很難恢復。那些與生產揮發(fā)性成分想的酶類,例如支鏈氨基轉移酶(BCATs),它們在經過8天冷藏之后表達明顯下降,而在1天的回溫之后恢復也很有限。
這些變化也說明,脫離了植物體的果實并沒有結束自己的使命,它們依然積極應對著外界環(huán)境,調整自己的代謝和各種生理功能,為種子的傳播和萌發(fā)做好準備。
這些調節(jié)機制有利于植物生存,但也讓兼顧便捷和美味變得困難。從批發(fā)商、零售商到消費者,番茄的每一步運輸和儲存都廣泛使用了低溫冷藏,這很方便,但也讓番茄失去了滋味。
這項研究的結果,并不是說你再也不能把番茄放進冰箱。損失點風味,總比看著它們爛掉要好。不過,了解了番茄風味損失的原理,我們可以進一步改善貯藏技術,讓它們更接近新鮮采摘的品質。
不過這些事,就交給科學家吧~~